【艺术号·观点】加密艺术对话 最大的革命性来自思维方式的变化

对话者:加密艺术创作者刘嘉颖、艺术家史金淞、策展人廖廖 廖:我们最初对一件新事物的期待,与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往往不是一回事,比如说互联网技术刚出来的时候,我们期待互联网文化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平等、自由,人与人之间的无缝链接,实际上它达成部分预期。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比如说网络暴力,比如说互联网也成为操控与监控我们的工具。我们今天看区块链技术,同样就像20年前看互联网一样,充满了各种的憧憬和期待,包括去中心化,包括对原来的体制权力的挑战,但区块链技术会不会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桎梏我们的技术?区块链会不会到头来成为加强中心化,而不是去中心化? 刘:在大部分的时候,我认为科技本身是中立的,比如“核能源”与“核武器”,就看使用它的人的出发点和动机是什么。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的时候,我想,他是有一个强烈的动机的,那个时候正好是2008年金融危机,基于传统金融的问题,他创造比特币来保障每个人的财产安全。目前区块链2.0的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之上智能合约被开放出来,人们可以运用区块链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区块链肯定会对世界有巨大影响。 目前互联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马化腾之前所说的“互联网就是水和电”,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互联网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是利大于弊的,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讲,它让世界“扁平”了,人类从未如此高效的分享智慧,所以目前我对互联网依然是保有乐观的态度,并且相信“科技向善”。 关于去中心化问题,比特币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中心化运用的案例也有,比如央行发行的DCEP,通过中心化机制保证它的法偿性,由国家担保,当然它背后还有很多的意义和价值。 区块链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金融层面的,也不仅仅是做艺术品,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核心是信用,最大的革命性来自思维方式的变化。它给多元社会带来一种新的希望。人类社会需要不断地技术革新,所以,区块链是否会桎梏人类,我觉得不一定,但是区块链给我们打开了新的可能,给人们更自由的选择权,将人们从传统资本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这个是一定的。 廖: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够改变艺术生态?比如说加密艺术(区块链艺术)的创作者在网络上出售作品,寻求认同,艺术家不需要去签一个画廊,甚至不需要美术馆的认同,加密艺术创作是否能够脱离艺术圈的评价体系与标准? 史:生态变化会导致艺术体制的变化,以及艺术形态的变化,形态变化就刚才我们说的,过去的象征隐喻等等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我们把这种国油版雕包括后来的装置这些东西称为艺术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还有说话的艺术,聊天的艺术,现在又有了加密艺术,是吧? 区块链艺术最终在某种程度上面脱离艺术圈现有的评价体系和交易,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当它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比方说过去我们最早的艺术的评价体系,来自于皇家、教会,那么到后来资本主义崛起,市场开始带来变化,评价体系取决于大家都能去消费它,那么到再往前走的时候,它一定会更落地、更宽泛。现在区块链还是特别小众,但是真正的拥有更广泛的群体之后,就像现在抖音之类,它就产生了另外的评价系统了。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是带着很多过去的记忆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一旦后来者完全脱开这个语境,嘉颖他们现在还在美院念书,随着他们再往前走,他们创造出比过去更大的系统的时候,他还会在意你这个东西吗?他就完全屏蔽掉你这个东西,比方说当一个网红比央视的主持人获得的奖励更大,我还要你们旧系统干嘛。比方说以前我们去中关村门庭若市,挤都挤不动,现在当淘宝、京东网上都买的很舒服的时候,谁还去那儿? 廖:刘嘉颖你怎么看区块链艺术的前景,你觉得它能够对现有的艺术创作、艺术标准、艺术市场形成一个挑战,还是说只是一个补充? 刘:其实,我对现有艺术市场还并不完全了解。不过,对于区块链艺术市场,我可以谈谈最近出现的一些现象,区块链艺术从创作到发布、展示再到售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可以说区块链的艺术品收藏,与传统艺术收藏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 从创作上来看,这些区块链艺术家大部分不再使用油画、雕塑等传统技法,几乎全都是电子图像,通过OpenSea等加密收藏品拍卖平台售卖,还有比如我的许多作品甚至都没有一张视觉的图像,而是以纯数字货币的形式进行发布,例如《小目标》、《私人货币:ZR》、《多多益善》等。 《多多益善》这件作品,艺术家修改了数字货币的转账规则,使转账方每转出一笔金额后账户上的数字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相应数额。这件作品在探讨交易是否可以产生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受到外部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有趣的是,一位用户用15天时间不断与多个账户进行交替转账,最终获得了超过1兆亿个代币。 廖:现在的区块链作品都非常便宜是吧? 刘:要看什么样的作品,大部分从两三个以太币,到20个以太币,单价几万以内的作品在传统艺术行业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像Pixelmaster这样的系统级艺术品流水几天就达到6.5万个EOS。 廖:目前似乎也是因为门槛比较低,也谈不上职业艺术家的加入,所以加密艺术作品的质量非常的不稳定,对吧?用艺术品的标准来衡量,甚至可以说大多都算是做的比较敷衍、简陋的是吧? 刘: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但是加密艺术的审美与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才有意思,就像互联网游戏的图像与古典油画不是一回事,按古典油画的标准来看印象派也觉得是在粗制滥造。我认为区块链艺术里面可以容纳视觉的艺术,但对于我来讲,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新的社会实验类的编程艺术的手段,因此从后者来看,目前已经有十分精良的区块链编程艺术作品出现,这些作品在尝试唤醒思考维度的美感,区块链艺术是否还需要形式的美感,是值得讨论的。 廖:刘嘉颖的几个区块链作品,包括“多多益善”、“零美元”,其实都跟货币、金融系统有比较大的关系。史老师之前也创作过“金融艺术化”的作品,你可以谈谈对刘嘉颖作品的看法吗? … Read More【艺术号·观点】加密艺术对话 最大的革命性来自思维方式的变化

【艺术号·专栏】廖廖:技术弃民、身份政治与内卷化——从刘嘉颖作品看加密艺术的生态

19世纪的法国经济学家奥诺雷· 米拉波说过:“人类心智的两个最伟大的发明是文字和金钱 。一个是智能的通用语言,一个是自身利益的通用语言。” 区块链的出现对这两种语言都产生了冲击。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比特币诞生之后,比特币作为重要的数字货币对现有的货币体系产生了冲击,也对中央权力背书的金融信用提出了挑战。 在比特币之后,区块链技术也涉足另一种人类的通用语言:艺术语言。利用区块链技术创作的艺术,也称为加密艺术(Crypto Art),加密艺术通过把传统艺术品数字化并上传公链,解决艺术品版权问题。同时也可以基于公链,以数字货币(TOKEN)形态在链上进行首发,并且创造了虚拟世界中的交易与展示的平台。 新技术带来了新空间,同时也会催生新的“技术弃民”,加密艺术创作者与极客群体的身份重叠也催生了艺术界前所未有的身份政治,除创作者之外的加密艺术的收藏者与展示平台都超出了传统艺术的范畴,这对于近年来受“内卷化”(注)困扰的艺术界也许是一个良性的刺激。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加密艺术创作的刘嘉颖,我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观察到加密艺术的语言特征,以及加密艺术生态的滥觞。 注:内卷化(involution),吉尔兹提出: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这种“过密化现象”又称为“内卷化”。后引申为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审美对象: 刘嘉颖作品主要围绕着加密货币、金融体系、交易体系等主题进行,艺术家使用戏谑的方式解构与质疑货币信用,比如在加密艺术平台上销售自己创造的“3美元、7美元”。 《多多益善》这件作品,艺术家修改了数字货币的转账规则,使转账方每转出一笔金额后账户上的数字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相应数额。这件作品在探讨交易是否可以产生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能在个人的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个人利益。如果这种经济活动不受到外部干预,那么,经由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不仅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还会推进公共利益。 有趣的是,一位用户用15天时间不断与多个账户进行交替转账,最终获得了超过1兆亿个代币。 艺术家也使用加密艺术创作的常见手段,在作品《多多益善》中,通过改造智能合约重新设置了加密货币的转账功能,使得转账方每次转出一笔金额后,账户余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转出的金额。很快就有一位参与者不断用多个账户进行交替转账,“玩爆”了转账游戏。 刘嘉颖还创造了一个可能是“史上最低价”的作品,采用了以太坊的最小计价单位:10的-18次方,也就是“1 WEI”作为纸币面额,并以相同价格进行出售。如果没有区块链底层技术,这个售价接近于零的作品也无法成交。但是这个成交也给出一种暗示,区块链虽然声称以去中心化的姿态来挑战资本的控制,但是区块链技术也给一件艺术品的分拆销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路径,也就是说给资本控制艺术提供了更为简单的方式。 刘嘉颖作品使用了以太坊区块链上的非同质化代币(NFT)与作品绑定,这是常用的加密艺术技巧。作品中大量使用的“meme”符号也是今天的加密艺术的重要视觉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刘嘉颖的加密艺术中对于图像的呈现与形式的探索,与传统艺术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她不再把重心放在图像创造与形式创新上,而是在技术、组织、事件上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审美对象。 刘嘉颖的作品更像是一种社会功能,她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对数字货币、金融信用与交易体系进行消化,对组织架构进行分解与设计,在过程中寻找与呈现出意识形态的本质与人的欲望。艺术家作为文化生产者,在创作的时候不再是通过绘画、雕塑来装饰生活与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是设计与制造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新的关系,作品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艺术家的美学对象。 在《1 WEI美元》作品中,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绝无仅有的美元,通过加密货币形态发布。作品十分戏谑的将尼克松的头像植入其中,并采用了以太坊的最小计价单位:〖10〗^(-18)(10的负18次方),也就是“1 … Read More【艺术号·专栏】廖廖:技术弃民、身份政治与内卷化——从刘嘉颖作品看加密艺术的生态

【艺术号·观点】黄韵奇:由刘嘉颖的创作出发 对区块链艺术的几点观察

自从中本聪2008年发布比特币以来,比特币及其所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已在十余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区块链(Blockchain) 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通俗理解,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项链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去中心化账本。2017年12月,比特币涨到了19,891美元这一历史最高值,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投资热潮至今依然延续。中央政府自2016年以来便不断出台并完善一系列的区块链扶持、监管政策,随着区块链标准体系的完备、技术的成熟,中国的区块链产业在稳步发展。 随着加密货币的盛行、新兴的区块链概念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普及和推广,如何将区块链跨界应用于艺术领域,成了当代艺术的前沿议题及热点之一。尽管关于艺术行业如何使用区块链作为技术的报道很普遍,但对于从艺术家出发的如何结合区块链本身进行创作的关注却较少。法国艺术家Youl的作品《The Last Bitcoin Supper》在2014年在eBay上近3000美金售出,是屈指可数的以区块链为主题或媒介的艺术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CryptoKitties,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可让玩家购买、创作、收藏、繁殖、交易各种虚拟宠物小猫的平台,在2018年以14万美金拍卖出平台上的限量版数字小猫,平台代表了与传统艺术不同的一个新的数字艺术创作者及数字艺术藏家群体。区块链艺术平台DADA.nyc上至今共有119,308幅绘画作品,187个藏家,市值19.96ETH(约4106美元)。而相比国际上已具规模的区块链艺术创作、平台、收藏,中国的区块链艺术生态尚待开发。刘嘉颖的《零美元》、《多多益善》、《红与蓝》等一系列基于区块链的创作,为有关区块链艺术的系统性研究提供了观察的切入点。 近5年来,除了作为出处鉴定、交易记录验证等艺术品交易的辅助功能,区块链艺术的主要发展体现在数字艺术及相关平台的兴盛。以CryptoKitties, CryptoPunks, Rare Pepe,superRare等几大平台为例,艺术家可在平台上创作、发布、交易任意的相关艺术作品。此类作品多为环绕一主题,例如Rare Pepe设定为关于互联网流行模因(Meme)的佩佩青蛙的创作。即便如DADA.nyc等非设定主题类区块链艺术平台,平台上的艺术创作仍有较强的共性,呈现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生态圈,圈内互相指涉挪用的现象较为普遍。此类平台上的艺术作品由于区块链技术壁垒以及亚文化小众圈层,无法获得主流艺术行业的关注,但在本已熟悉区块链技术的科技专家及数码艺术收藏家群体内的收到的关注,已极具规模。 对于上述的已存在的区块链艺术的价值评判系统,目前仍停留在简单二元化的阶段,即分为区块链(技术层面)及艺术两个系统分别评估。二元化造成了区块链艺术创作以为了满足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的价值评判作为目的而倒推创作表达的倒置现象。例如,因为需要体现作品的公共性、当代性(迎合当代艺术价值取向),则作品要有成规模的传播,所以使用模因(Meme)或较鲜艳简明的设计感图像进行艺术表达;出于满足艺术创作的独创性和艺术品可收藏属性的目的,使用非同质化代币及智能合约技术将原本可无限复制的数码艺术品限定数量,且每一个都“独一无二”;为了体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核心精神,则将艺术品代币化、开放局部所有权。此类路径虽然在其系统内逻辑自洽,却实为一种封闭的交叉引用循环论证。 因此,当评估区块链艺术时,更值得关注的重点为——技术价值对于其艺术表达的必要和充分性,以及其艺术表达本身的实现方法和创造力。 从技术价值层面,与其他区块链平台上的数字艺术一样,刘嘉颖的作品中嵌入了关于真实性、来源等数据,区块链技术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工具,使其自由创作并可共享创作的方法。另一方面,刘嘉颖的作品中也使用了现存区块链艺术交易中的一种普遍方式——加密通证和智能合约。加密通证,或加密令牌(Cryptographic Token)是指区块链上的以虚拟货币代币形式表现的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或加密数字资产的证明,即特定类型的数字记账系统(例如区块链)中的一个账户单位。加密通证本身的所有权常通过密码学来保证其可验证、公开、不可篡改,例如使用数字签名等来验证。所有的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等)都是加密通证或加密令牌,但是并非所有加密通证都为加密货币,也可以代表股权、数字义务、除加密货币外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所有权或者某正服务的权益。利用加密通证,将艺术作品代币化,可以进行众筹、交易或投资,并保障了数码艺术品的原创版权。在区块链领域,智能合约指的是一组具有特定规则的数字化协议,且该协议能够被强制执行。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化、可追踪、不可篡改、不可逆转的可信交易,相比于传统合约,交易及中介成本大大降低,艺术家可从每次交易中获利。例如在区块链艺术平台DADA.nyc上,艺术品的首次销售,艺术家与平台收益比例为7: 3,而同一件艺术品的第二次及之后的每次交易,卖家可获得60%,DADA.nyc收取10%,而艺术家可获得30%的收益,该协定可直接用智能合约技术确保实现。 不同于限时成交及荷兰式拍卖等已存在于传统艺术市场的拍卖形式,加密通证和智能合约是艺术家参与艺术二级市场交易的一种直接方法,通过分享一定的未来利润来奖励对艺术家实践的信念,艺术家从未来的每次交易中直接获利。从提供艺术品供应链的透明性到由于分散式所有权使之民主化,区块链正在赋予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经纪、机构等同样的权力。随着部分所有权和现有区块链艺术的艺术品代币化的盛行,创作者、投资者、藏家等多种、多重参与身份介入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渠道变得更加开放,艺术系统和权力结构呈现扁平、民主化趋势。加密货币和数字艺术家的新浪潮正在放大这一现象。 而在技术应用价值之上,刘嘉颖的《Sound Money》系列,则展示了艺术家用艺术介入区块链的另一种路径的尝试,以及对于区块链艺术如何用独立于非传统非数字世界的艺术系统来评判的一个实验。其系列作品,可作为非简单二元而为有机融合的区块链艺术系统创作的一种参考,在此基础之上,他的作品体现了真正地用区块链艺术作为媒介的尝试——通过当代艺术创作,探讨社会经济金融结构、大众传播、当代艺术的资本化价值等议题。 《Sound … Read More【艺术号·观点】黄韵奇:由刘嘉颖的创作出发 对区块链艺术的几点观察

【艺术号·观点】刘嘉颖:区块链艺术是人类从没到达的地方

——区块链艺术家刘嘉颖访谈 记者:请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一下区块链是什么?虚拟币是什么? 刘嘉颖:区块链是比特币技术的抽象名词,同时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准确的来讲,先有的比特币,后来人们将比特币底层的技术抽离出来,运用在各个领域,比特币功能的底层技术,就被称之为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加密记账本,有去中心化、难以篡改、透明等特性。虚拟币,这个概念有点太宽泛,这里面可能还包含一些游戏币、Q币等积分类型的币,如果是针对区块链世界的币,更准确的应该叫“加密货币”,底层有智能合约保障的数字货币,智能合约中会有发行总量、转账规则等约定的机制。 记者:你如何描述使用区块链技术所创作的艺术作品? 刘嘉颖:区块链艺术,我认为其最核心的是运用区块链底层技术,也就是智能合约层面的开发以及应用而产生的艺术作品,这一类型的艺术品离开区块链就不可能成立,因此也是最典型和最关键的。 艺术家刘嘉颖的区块链作品,同时在区块链虚拟世界Crypto voxels展出 https://www.cryptovoxels.com/play?coords=NW@208E,4U,360N 记者:区块链艺术通常在哪里发表?我们如何看到? 刘嘉颖:目前的区块链艺术发布平台,拍卖类型的,例如OpenSea(https://opensea.io/);展示类型的,例如:Cryptovoxels(https://www.cryptovoxels.com/), 这两个是我用的比较多的平台,很有意思,OpenSea是我作品的主要销售渠道,Cryptovoxels区块链世界里面可以买卖地皮,可以盖楼,里面有许多美术馆。疫情期间,让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虚拟世界。 记者:目前常见的区块链艺术有什么形式? 刘嘉颖:区块链艺术,目前可以看到几个大类,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一下,第一类是以区块链为主题的象征性的创作,严格意义来讲,这一类应该不算是区块链艺术品;第二类是继NFT技术后出现的一副图像绑定一个数字货币,从而达到唯一性和溯源性的保证的加密艺术品,例如我Sound Money系列中的《零美元》;第三类是运用区块链底层技术进行创作的作品,例如我的作品《多多益善》,这件作品修改了数字货币的转账规则,让转出币的人反而得到更多的币。当然肯定还有第四类,正在等着大家去挖掘。 正在拍卖:https://opensea.io/assets/0x2287bd440a11c4585058fdc090455786130f49bf/108 正在拍卖:https://opensea.io/assets/0x2287bd440a11c4585058fdc090455786130f49bf/102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区块链作品?可以谈谈你的经历吗? 刘嘉颖:我从2017年进入区块链行业,一开始的感受是,终于有一个互联网人看不懂的东西出现了,我开始大量的学习和研究,经常会遇到难题,我会和周围的伙伴一起讨论。艺术创作,是在2018年年初,发布了一些尝试性的作品。 记者:你最近创作了一些区块链虚拟币作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给读者介绍一下? 刘嘉颖:我的作品是一组关于区块链的创作,《多多益善》是我修改了数字货币的转账规则,让转币出去的账号,币会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另一件作品,叫做《无中生有》,这两件作品的结果都是偶然的,第一个是用户把自己的币转到1兆亿个,然而整个系统的币的价格分文不值,另一个是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个币,从而这个币的某种价值被认可了。 … Read More【艺术号·观点】刘嘉颖:区块链艺术是人类从没到达的地方

NFT:当艺术遇上区块链

文 / 本刊记者 孙凌宇实习记者 张紫微 景婷婷 编辑 / 黄剑 hj2000@163.com 永不落槌的拍卖 2021年5月29日,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地下一层,名为“一个小目标”的展览举行开幕式。据官方介绍,这是全球首个有关区块链艺术及加密艺术的主题个展。听着挺玄。前来的人群里,有“币圈大佬”,也有美院教授。学术指导邬建安与共同主办方巴比特、chain news等区块链资讯门户出现在同一张海报。原本不太相关的两拨人,因为此次展览的主角刘嘉颖擦肩而坐。简短的开场致辞后,她在众人簇拥下走进展厅,逐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导览。讲解过程中,以太坊、账本形态、元宇宙、上链、算法、记账、数字钱包、智能合约等技术字眼多次出现,眼前的艺术作品依然以油画、雕塑、动画、装置等形式承载,但赏析它们,却不再与光线、笔触有关。先后拥有腾讯国际业务部首席产品设计师和中央美院硕士的身份,刘嘉颖的经历不论放在哪一边,都颇具说服力。读研期间,她专注于探索如何用区块链底层技术进行艺术创作。2020年6月毕业时,由于疫情,没法做线下毕业展,也不能在毕业典礼上和同学们见面,只能在微信上收鲜花表情,为了弥补遗憾,她在区块链平台Cryptovoxels(借助这个平台,人们可以使用加密数字币买卖土地、兴修建筑、举行派对和展览,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上建造了一座名为“赤金”的虚拟美术馆。 时隔一年,展览开幕当天,不少人戴着VR眼镜在这件作品前一探究竟,有的从后门进入“赤金”的展厅,有的直接从天上掉落,进来就在二层空间,传统美术馆的既定动线在这里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刘嘉颖戴着耳麦,用手指向另一方向,“在虚拟空间展示的艺术品都可以直接连接到TopBidder进行拍卖。” 人们摘下眼镜,视线跟随她挥动的手向右侧望去,移步到本次展览的重头戏。这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拍卖场地,两旁是高悬的电子屏幕,扎着高马尾、身穿职业套装的主持人站在中间,有条不紊地介绍拍卖规则,并邀请还有些不明所以的观众在台下事先摆好的近百张椅子上落座。 TopBidder是刘嘉颖创建的一个拍卖平台。在这一平台中,每件上到区块链的数字化艺术作品都以0.05个以太币的价格起拍,每轮竞价,出价自动设定为比之前高出10%,最终买主、成交价格都成了未知。主持人依然会象征性地拿着小木槌,但“3、2、1,成交!”的画面将永远不会上演。拍卖无休无止,每个参与者只能暂时获得拥有权,并在下一个竞拍者“抢走”时获得30%的溢价收益,而原创的艺术家,则能在每一轮竞拍中分成50%。平台从协议级别保证了创作者的永久权益。传统艺术品拍卖中的举牌加价,变成了悄无声息的手机操控,屏幕上数字在跳动,周围是隐约带着兴奋的面孔。自2021年4月发布以来,TopBidder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创新的NFT拍卖平台,NFT的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意为非同质化代币。视频、游戏、音乐、文字、图片……几乎所有能被数字化的东西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被编码为NFT,然后被定价和交易,相当于一份数字艺术品的所有权证明。 刘嘉颖解释,她的创立初衷,是希望艺术作品在这一非永久占有的拍卖平台上能够自由流转,不受任何人控制。她认为,区块链技术天生就是为了解决传统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合理加以利用,便能改变艺术圈现有的问题。“收藏”的概念被这种新形式重新定义。参与收藏的人群中,也涌现了许多学计算机、数学出身的跟传统收藏家完全不一样的身影。这无疑是一场新的游戏。 新游戏 2021年3月11日,一位化名为“Beeple”的美国平面设计师的NFT作品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出69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一举刷新数码艺术品拍卖纪录,成为在世艺术家创作的第三高价的艺术品(仅次于波普大师杰夫·昆斯和英国艺术教父大卫·霍克尼)。NFT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已随着区块链的兴起而诞生,但直到此时才吸引全世界的目光。NonFungible.com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共有超过16万件NFT被售出;目前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的交易规模在过去半年间增长了100倍。加密货币数据聚合器CoinGecko统计,仅今年3月,NFT艺术的交易规模达到2.05亿美元,超过此前所有NFT艺术交易的总和……加密艺术成了2021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最轰动的“炸弹”。Beeple名声大噪两周后,NFT的浪潮便涌到了北京。3月25日,在798举办的“DoubleFat双盈——首届NFT加密艺术展”的开幕式上,艺术家冷军的一件水墨画作品《新竹》被当场焚烧,同时,这幅画的电子扫描版被NFT化并上链。NFT版的《新竹》成了这幅画唯一的原作,最终以 40 万元的价格成交。 噱头十足的操作,加上对于试水来说不算难看的价格,令NFT迅速在国内点燃引线(2020年8月国内已出现首场NFT展览,后续反响寥寥),在过去两个月,与之相关的展览、讲座开办了不下十几场。加入游戏的人心思不一:有的认为对冷军作品的处理完全是一种炒作,理由是欣赏艺术品的方式与它的创作手段密不可分,用数字技术创作出来的艺术当然可以放在数字媒介上欣赏,但水墨本来就生于纸上,将画纸烧掉无异于把它给毁了,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虽然有过先例,但他的漫画不一样,本来就带有讽刺意味;也有人觉得炒作无可厚非,从艺术的发展史来看,2002、2003年,资本对于当代艺术同样有大规模、高强度的炒作。持后一观点的人以画廊老板为主,生意需要维系,他们的考虑明显更实际。从外企转行开画廊的季晓枫约20年前就在通州一个村里开办了艺术工厂,这些年他辗转去过798,后来带着“在3画廊”迁至离城区更远的北六环,紧挨着草场地艺术区。2021年5月,他的画廊也展出了一场以“伟大的毕达哥拉斯”为名的NFT加密艺术展。他坦言,NFT的出现对艺术生态当然是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代理关系。区块链记录了一件艺术品的所有权、每次流通的价格和存在的副本数量,买家可以跳过画廊去交易平台购买,且艺术品价格也摆脱了以往由画廊主导而不透明的问题。“NFT的价格由供需关系捕捉,去中心化、市场化,公允、透明的可能性就有了。” 交易模式一旦改变,画廊的职能也面临转变。季晓枫将NFT总结成六个元素的聚合,即艺术创作、艺术市场、金融属性、法律、技术和传播。他认为,画廊应该适应行业、转换职能,艺术家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在虚拟世界中受欢迎,除了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还需要经营好各种社交账号,保持知名度,这往往需要一定规模的艺术家工作室才能完成,否则会占用艺术家用于创作的时间,而这部分工作可以由画廊来承担。策展人棉布是位女诗人,打扮十分草间弥生,一头鲜蓝色头发从头顶向下染了半截,长裙上满是鲜艳波点。跻身NFT浪潮,在她看来,并非只是简单的画廊功能顺应时代转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意识层面传达出的概念。她常年生活在波士顿,那里的艺术世界虽然比不上三百多公里外的纽约那般活跃,但早在20年前就开始涌现许多计算机专业人士和艺术家的合作,并在波士顿美术馆的当代艺术工作室持续展示这些合作成果。 想到这些别的角落做出的创造性突破,棉布备受鼓舞,像接力一般视“刺激艺术流通”为己任,希望借画廊的先锋举动在引导和启蒙层面达到美术馆的作用。“开办NFT展览并非赶热潮,而是在概念上比热潮还要更高瞻远瞩的一步。”展览的主题暗含情怀与野心,既向2000年前的“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致敬,也是在期盼如今的举动产生持久的辐射。 … Read MoreNFT:当艺术遇上区块链

策展≥解密,加密艺术展览应该如何被看?

当金融活动、商业拍卖和科技资本强势地进入艺术界,人们难免对于艺术的定义和范围再一次感到困惑,标志性事件Beeple作品高价成交的冲击引发而来的是直指NFT“艺术性”的讨论甚至质疑。由一家拍卖行掀起的风浪被分工明确的艺术界归类为“炒作”、“泡沫”,然而就如策展人李振华所说,“通过拍卖确认了NFT是艺术作品的现实构成了认知上的困扰,这一现象,直接连带性地拉动了此前插画、数码艺术、AR、VR艺术品以及基于互联网艺术的认知,它们是容易被误认为是NFT的艺术。”而在认知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也让人忽略了基于电、电视和计算机发明以来的新媒体艺术的历史,甚至忽略了最基础的互联网底层构架协约的逻辑。” - 为NFT困惑? 解惑根本是“理解” - 如果要试图理解NFT、以及其所代表的加密艺术,把它归类于新媒体艺术门类下的一个细分品类是比较客观的方向。与此同时,NFT作为代币的形式存在,便说明其金融属性是根本上的存在,如果未能从本质上接受这个事实,理解NFT、加密艺术便更为困难。参观一场关于区块链艺术、加密艺术的展览,也像进入一道“解密”之门。在刚刚闭幕的CryptoZR(刘嘉颖)的首个线下个展“一个小目标”(CookieCookie)中,担任展览策展人的李振华便诠释了NFT所携带的艺术品特征在构成了艺术的延展的情况下,作为文化和艺术发展历史线索上的一部分,可以被如何理解。在他看来,互联网的美学、文化和技术演进以及人群的关系融为集体。“互联网的美学形态,一方面来自电脑软件的创新,一方面来自迷因(MEME)文化的特征。艺术从借用界面的关系,逐渐渗透到社群文化默认的现实中。网络文化自然也催生出网络的一代人,有电脑文化背景下的,也有智能手机背景下的。”展览将基于虚拟世界和人的行为的艺术品移植至线下,形象地诠释基于加密世界的价值观、审美特征、人性体现,以及其中的“艺术性”。 在李振华多年的新媒体艺术策展经验中,他也曾经见证过录像艺术、新的媒介艺术刚刚兴起时,迅速浮现的泡沫乱象也曾出现过,仅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慢慢过滤而存留的,才构成了今天的新媒体艺术现状。而今天的区块链艺术,在被“主流”艺术圈接纳的过程,是否可以等同于曾经的“录像艺术”?李振华认为一开始接触区块链艺术也曾经有过接受与不接受的存在性思考,但后来他觉得这种困惑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人家的密码识别程度不够”。在他看来,对一种新媒介、新物质的认知离不开一个词:技术优越权问题,即当拥有一定技术优越权的人看别人时会是降维的,但如果仍不被环境所接受时,会有困扰。“曾经在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领域过渡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大师中的大师,这是新媒体艺术的历史,但如果我们看区块链艺术、加密艺术这个领域,会发现这里其实是另一个历史线,这个历史是直接与金融相关的,其背后的金融系统的运营逻辑已经持续多年。”因此从生产关系上来看,加密艺术、区块链艺术的运营结构不需要依靠传统艺术界的生产关系,可以不像以前一样,依靠画廊交易或得到政府基金、科研基金、赞助等方式来依靠创作成本。 艺术品本身的金融属性就可以完成自我生产和经营。由此也引发了关于应该从哪个话语系统梳理区块链艺术的疑惑,应该从传统艺术界的系统出发,还是为区块链艺术、加密艺术构建一个全新的叙事结构?目前许多人正在从传统艺术的系统出发去尝试理解,但这似乎不能完全成立。在李振华看来,有几种可以借鉴和思考的推导方式来想象未来该板块艺术的生态状态。一是原始作品的原始性、唯一性的多层认证机构,二是确定需要建立的系统的空间尺寸确认,三是加密艺术目前所基于的虚拟世界如果遭遇断电,导致文件消失可以如何解决,只有从这三方面所构成的外延应用的逻辑出发才有可能搭建新系统的架构。 - 从虚拟世界移植 在实体空间中如何策展? - “一个小目标”中的许多件作品都是基于曾经已经在加密世界里完成的行为,在线下空间重现中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认为不应过多地重叠转化,而是应该让作品彻底打开,实现它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作品与空间比例的设定、展览空间的整体建筑、人的行走关系,都是策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部分。此次展览现场由建筑师采用狄洛尼三角剖分的原理,整个展览被包围在由白色三角形拼凑组成的空间内。狄洛尼三角剖分的特性中所具备的唯一性与加密艺术的本质逻辑互相吻合。 当被问及策划区块链艺术相关的展览是否有觉得难以实现的地方时,李振华的回答是“完全没有”,他认为只要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转化就可以,回想起自己多年前曾经为当时的新晋艺术家策划第一个个展时,也曾遭遇过与观众的认知有落差的时候,但这些经验也成为李振华现在涉足新领域的经验值,也提供了具体的思考路径。 - 在极度凝聚的群体共识中 追求人的自由意志 - 刘嘉颖的作品中,不是冷冰冰的电脑屏幕、键盘和想象中的虚拟世界,“人”的加入让这些作品具备了温度,而在追求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对人的讨论还是必要的。这其中的相对性、二元性其实一直存在,人性本身的两面性可能一方面期望去中心化,一方面又希望被统治,或者统治别人,李振华认为这是目前我们面对的很多困境的来源,而目前无论是在展览,还是在各种讨论中浮现的都是一个仍然没有被完全界定的领域。他在采访中以虚拟世界为例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虚拟世界是不存在的,但对于有些人而言虚拟世界是真实的。”当我们处在这样的临界点时,关于如何融合的讨论才能立足,也才能存在。加密艺术的逻辑也可以被这样解读:其实都是在我们怎么用我们拥有的实在物制造虚拟的、特别概念化的价值,而这些概念化的物件可以被多次交易,因此他认为当面对环绕着我们的这些外界事物时,应该永远提问:它是什么?是时代。那它的核心又是什么? 目前在币圈所形成的群体共识,其实是一群经过训练,也长期地理解经济活动本身,并且在经济活动本身可能已经上升至某种宗教意义的状态下,大家才能全权接受。这种共识在刘嘉颖的作品《120保卫战》被清晰地呈现和转化,中国区块链社区曾经发起的YFII数字货币项目在国外的网络Balancer和Metamask中曾经遭受封禁,为了保护代币的价格在国外社群中疯狂买币、砸价格的操作中严重受挫,中国区块链社群的人们集结起来,以轮班的方式与国外社群对抗,将价格保持在120人民币的价格,两个星期的保卫战之后,价格趋向稳定,并在最高峰时超过8000美金。在这之后,刘嘉颖的这件作品在链上被免费提供,大概有6000多人领取了这件NFT作品,也证明了YFII的价值被逐渐受到认可的全过程。也正是一个被认可的群体共识的存在,才使一个保卫战得以发生,并且胜利。Kenetic … Read More策展≥解密,加密艺术展览应该如何被看?

对话刘嘉颖:加密艺术正在一步步走进艺术史 | 野生思想WildIdeas #46

当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与时代气息密切相关的艺术,将发展到哪一步?传统意义上我们所熟知、习惯的艺术形态,会不会随着新鲜的理论、鲜活的技术以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路径发展下去?而这种发展,是在艺术史长河中一脉相承下来的,还是倚赖着真实的时代现状、像碎屑一样漂浮膨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 本期野生思想与加密艺术家刘嘉颖,展开了一次对话。我们将在对话中揭开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紧密的加密艺术神秘的面纱,拨开这些看似被隔阂填充,难懂的概念,艺术依然还是艺术,依然蓬勃、兴奋地表达着艺术家个人的思考与探索。 钟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区块链、比特币似乎是混杂在一起的概念。区块链其实是一个技术领域的东西,在这个技术里要如何做艺术?艺术形式又会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刘嘉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嘉颖,在区块链世界里面的代号是Crypto ZR。我最早在腾讯工作,从腾讯出来之后就开始创业,然后在2017年的时候,我和合伙人创办了新加坡的基金会。但其实在2016年我是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艺术很容易,我觉得我自己肯定是一个大师。 但是到研二的时候,随着我对艺术的学习我变得非常迷茫,当时我觉得可以表现的一些材料、语言形式、手法、主题等等都已经在十几、二十年前就有了大量的作品,已经诠释完了,所以我当时非常沮丧,就休学了一年,专心做我的公司。但其实在做公司的同时我还是时不时会产生一些所谓的灵感。我一直在想,我有没有可能把我的工作和我的艺术合二为一? 所以当时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公司就像往常一样工作,我们突然做了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字货币,我们把这个数字货币每一份分为88,888个,然后分给了以太坊上50多万的用户,每个人添加这个合约之后,钱包里面就多了88,888个亿。 让我比较惊喜和意外的事情是,过了十几天之后,这个币突然被区中心化交易所已得然后上线了,上线之后就有人去买卖币了。就是这个币它没有任何的介绍,没有任何的用处,但是突然值钱了。这件事情当时给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刺激,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用智能合约的底层技术来形成的一个规则,然后导致了在区块链社群里面产生了一种偶发性的艺术。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是可以用来做艺术的。所以在这之后开始使用 NFT技术、智能合约技术、DeFi技术等等做各种各样的艺术探讨。 这个作品后来我给它命名「无中生有」,它其实是没有价值的,然后突然产生了价值,那是不是区块链的机制里面把人们的眼球经济变成了一种token的经济体制的方式?所以它其实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共识,什么是价值的认可? 钟声:所以当时你发行比特币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无意之举,没有具体的目的,只是想尝试发布一个这样的内容? 刘嘉颖:当时发的不是比特币,发的是用以太坊,然后在以太坊上面发行了一个 ERC-20的数字货币。 钟声:这个数字货币有具体的意义吗? 刘嘉颖:ERC-20是一个以太坊上面的发币的标准。 钟声:你觉得这个事情是任何人在以太坊上进行操作,都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吗?最终都可能会被上架到一个可以去进行交易的市场上吗? 刘嘉颖:我觉得不会。对的,它是一个非常偶发的现象。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社群范围,在特定的人们心智对这个东西的理解的共同作用之下才会产生这样的一件事情。 钟声:我们原先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都是比较具象化的,至少有材料、有实际的介质来进行依托。但当然了也包括新媒体、多媒体艺术等等。但是到了加密艺术这,像「无中生有」的出现,你要怎么呈现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的创作过程? 刘嘉颖:它其实已经真实地发生在了区块链上,在链上都可以查询这件作品的轨迹,有多少人拥有、怎么样上的钱包等等。因为区块链是一个上到链上之后就几乎等于一种永恒的状态,大家可以去随时去查询,所以这件作品其实是一个事件。我自己把它称之为基于智能合约的偶发事件类型的艺术,虽然以前在任何艺术的类型里面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类型,但这就是正需要我们去追求的。其实当出现了一个可能在传统艺术圈里觉得没有办法展示,没有办法理解的一个东西的时候,正是我们看到的前方曙光的时候。 然后其实我的另外一件作品叫「小目标」,在嘉德这个展也是用了这个作品名字「一个小目标」,这个其实是基于智能合约加上DeFi的功能创作了一件智能合约类型的作品。是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发行了一个币叫Small … Read More对话刘嘉颖:加密艺术正在一步步走进艺术史 | 野生思想WildIdeas #46

巴比特专访 | 刘嘉颖:不懂区块链的设计师,不是好的加密艺术家

0-07-12 李小平 今年这个夏天,对刘嘉颖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2020届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央美”)的硕士毕业生,她发表的毕业作品——“Sound Money”系列,在加密艺术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Sound Money”系列是一组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绘画作品,以美元、加密货币和美联储等为主题,反映当下经济时事。这些作品起初发布时,无人问津,直到今年3月底,特朗普政府为抵抗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开启历史罕见的“直升机撒钱”模式。 刘嘉颖从中获得灵感,创作《1000 美元》作品(如上图),她把特朗普的头像放入面额为1000美元的纸钞上,并进行直升机“撒钱”。几天后,这个系列的作品被纷纷出价,限量版作品甚至销售一空。由此,刘嘉颖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现今的加密艺术圈,是以国外的艺术家为主流。作为国内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创作者,刘嘉颖最初是怎样接触到加密艺术?“Sound Money”系列作品的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她如何看待传统艺术与区块链的结合? 为此,巴比特记者对刘嘉颖进行了一次专访。 01 实际上,刘嘉颖并非艺术背景出身。2016年考入央美之前,她一直在互联网行业,曾在腾讯国际业务部担任产品设计师。正是因为没有专业的科班训练,她的艺术创作天然不受传统思维的禁锢,而在腾讯的工作经历,使她对新兴技术有着更敏锐的嗅觉和更开放的心态。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是自己玩儿出来的。”进入央美后,刘嘉颖用一年多的时间,尝试了包括绘画、雕塑、互动装置等在内的传统艺术。很快她就感到厌倦了,因为传统的艺术手法只能用来表现传统,而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复杂。 2017年6月,随着ERC20协议的普及,以太坊的总市值一度逼近比特币,刘嘉颖便把目光转向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当时我进行了一次加密货币的空投,后来发觉说在智能合约层面,可以做一些‘无聊’的事情,也就是加密艺术。” 与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不同,加密艺术(Crypto Art)是在艺术数字化的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艺术品的版权问题,并结合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实现艺术品在虚拟空间的展示与自由交易。 02 《多多益善》与其说是一件艺术品,不如说是游戏和行为艺术的综合体。因为它不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而是纯粹的基于以太坊ERC20发行的加密货币GRD(Greed … Read More巴比特专访 | 刘嘉颖:不懂区块链的设计师,不是好的加密艺术家